|
翻了一下各种帖子,发现咨询选购耳机的人特别多,给初烧者一点点建议吧。
首先,无论你是否想烧一烧耳机,还是只是想找个适合自己的听音工具。既然已经做出了花钱的决定,不妨花上稍稍一点时间,了解一下相关的基础知识。你聪明与否,度娘都在那里,期待你的幸临:
耳机还是耳塞,耳机是头戴的,耳塞是塞耳朵里面的,耳机有贴耳包耳开放式非开放式这些种,耳塞有动铁动圈混合入耳平头,还有降噪、监听、游戏、便携、DJ等更细的分类,当然无论多少种,只要自己戴起来舒服,那就没问题。
耳机风格,千万不要一说ACG就是铁味索家大法味,每个品牌都有不同风格的耳机,同样每个品牌都有坑爹产品。比方说老铁家,其实老铁的低端耳机品质很一般,远不如一些国产品牌,500以上价位的才能真正谈上铁味。索尼子也一样,低端消费耳机就是消费使用,跟HIFI完全无关。小日本的东西最好记住一点,性价比与他们无关,虽然他们的耳机特点很明显,但是价格永远走在品质的前面。日本产品的好处是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,但是永远做不出欧洲产品的那种醇久口碑。
继续说品牌……
性价比高的耳机品牌首推AKG,自从哈曼代替雅登之后,AKG国行基本价位降到冰点,当年的K701,3000的价位,现在赶上奶茶东的活动1000就能拿到,K450这种经典现在也就400块钱,而且音质并无下降。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想选一个高大上的国际品牌,又要花不多的钱,可以先从akg耳机选起。
再说森海塞尔,这个第一个真正进入国内的国际HIFI耳机品牌,用他的MX500让80年代的穷学生党们真正了解了HIFI的定义,从而奠定了国内第一个HIFI品牌的宝座。森海最红火的日子是十余年前MX500横行大街小巷的日子,后来HD580、HD598还有HD600这些耳机的陆续引进几乎影响了一代HIFI人。很可惜,后来的森海经历了水货换代理事件以及以及2010年创始人之一的弗里茨·森海塞尔博士去世后,森海就一直在走下坡路,到了现在,不仅仅没有推出什么很好的新产品,而且价位也持高不下。素质还不如HD600的大馒头卖到了近2000元,如果不是因为一直在吃品牌的老本,我估计也没有几年可以混下去了。
拜亚动力,这也是一个比较蛋痛的品牌,欧洲公司给我的感觉一直是自视清高的那种。一方面不懂得讨好消费者,另一方面始终高高在上的售价让人也无从下手。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说买森海就是买它的声场,其实使用了特斯拉技术的拜亚才是玩声场的真正高手。只是使用特斯拉技术的耳机都是2000+的售价,让人望而却步。三大品牌里面,产品线最少的就是拜亚动力,耳机模具万年不改的是拜亚动力(万年鱼叉造型),千元以下耳机最少的也是拜亚动力,耳塞种类最少的还是拜亚动力——没记错的话,加一起不到10款。数一数铁三角有多少款,这么多年下来,说100款都是少的……
BEATS,不是魔声不是魔声不是魔声,重复说了三次,记住了没有。魔声是Monster,Beats是Beats。魔声的老板是美籍华裔人李美圣(Mr.Noel Lee)先生,Beats老板是Dr. Dre。两个公司的恩怨就不要提了,百度娘夜半无人之时会悄悄与你倾诉。就说一下,现在苹果收购的那个,带着大大的红色的“B”的那个耳机,就是Beats的作品。Dr. Dre是一个嘻哈歌手,当然也是个头脑聪明的生意人,与Monster的合作让他窃取到了耳机的很多技术资料,而与HTC以及苹果的两次婚姻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,只可惜,到了现在他还是做不好耳机。所以,各种选择党不要跟我推荐什么Beats的产品,如果非要评价的话,Beats的东西是『外形8分,宣传10分,音质3分,价格0分』,我经常会想,怎样的人才会花上2000+去买一个录音师耳机呢,我可是实实在在听过一次,如果说音质,除了至今还回响在耳朵里面的嗡嗡声以外,实在想不起什么别的了。
|
|